老樹輕煙,小橋流水。南山良田,北坡云淡。甘愿歸田卸甲,在老樹下捧一碗涼茶,度著春陽,守著秋涼,放下行囊,滿懷希望。
歲月帶走了太多好脾氣,我們過的都不像最初的自己。這個年紀,都能很清楚的記起自己回了多少次故里。一切都很熟悉,一切仿佛又很陌生,曾多少次在夢里躺在村外的河提,和理想面對面,和莊稼背靠背。于是我心里開始有底,讓耕牛翻開過往,騰出時間隨意拆洗一下風(fēng)雨。
陽光正好,微風(fēng)不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巷子里叫賣聲熱鬧,巷子外青苔與新雨相視一笑,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多少次魂歸故里,撿起記憶,躡手躡腳地寫下詩句,方塘如洗,人在浣衣。推開柴門,小鳥在香樟樹上鋪床,籬笆抱緊了院子,幾株叫不上名字的花在風(fēng)中悄悄綻放。幾戶早起的鄰居家已經(jīng)冒起了炊煙,昨夜被馬蹄踏倒的小草重新直起了腰,在清晨的風(fēng)中宣誓著又是新的一天。
風(fēng)里有花香,眼里來日方長。巷尾賣早餐的阿姨生意依舊歡喜,隨便拼湊一張桌子,要了一籠包子,還是當(dāng)年的味道,笑著和周圍的人打打招呼,樸素的生活讓人疲憊的身心得到了安放。叫不出名字的孩子們打打鬧鬧背著書包去學(xué)堂,殊不知手上的辣條油早已經(jīng)涂滿了彼此的衣裳,大概回到家里又是一頓“家常便飯”。
兩三點雨,七八點星。村外的老樹不知守了多少年這安逸的故里,從老人那個年代就開始,樹上開花,樹下栓馬。樹上還掛著幾個誰家孩子趁東風(fēng)亂放的紙鳶。清風(fēng)徐來,翩翩起舞。白駒過隙,樹下再不栓馬,樹下又是一番圖畫,老人乘涼,孩童玩起了捉迷藏……
鍋迎米,火撲柴,炊煙再起。一碗熱粥,轉(zhuǎn)眼至黃昏。雖無采菊東籬下,卻能悠然見南山。這片土地,沒有膨脹爭議,沒有七嘴八舌,只有田野上說著情話的青蛙和山上無憂無慮開著的花。牛羊安靜地吃草,我安靜地寫詩,大概又是一個稻花香里要說的豐年。
盤中餐,杯中酒,一醉方休。夢里,那纏在秸稈上的牽牛花,詮釋了從風(fēng)雨到面包的過程。從此我習(xí)慣了早出晚歸,我在今夜向大地保證,一定要心平氣和的把日子過到底。(計量檢驗中心 祝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