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時孤身前往熱帶雨林,38年來初心不改野外堅守。
是的,這就是珍·古道爾,一位傳奇的女性,有著“奔走的特雷莎修女”之稱,享譽世界的動物學家,她致力于野生動物的研究、保護和宣傳教育,為保護野生動物與地球環(huán)境,做出了不懈努力,生物學家史蒂芬·古德爾曾說:珍的事業(yè),是西方世界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而我們知道這偉大成就的獲得不是一蹴而就,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一時興起。是日復(fù)一日的堅持與篤定,是年復(fù)一年的努力與付出,更是夢想伴隨著孤獨,一次又一次的升華與沉淀。
“孤獨是一種生活方式”,珍曾寫道。
過去漫長的野外科研生活中,珍一個人、一支筆、一臺望遠鏡,踐行一生的熱愛。跋山涉水于清晨的叢林間,只為跟蹤黑猩猩,學猩猩的習性,觀察它們的習慣,露宿山里,與猩猩同飲同食,這期間珍一定有過孤獨難安的時刻,但當一只小猩猩第一次把手伸向珍時,所有的孤獨委屈都被她的激動所取代。黑猩猩終于接受她。
在四下無人的荒野,她被陌生的猩猩打過,也被挑釁的猩猩嚇過,她見過猩猩族群里的紛爭與快樂,也體驗過猩猩生活里的美妙與獨特,她用自己的孤獨換來了一個革命性的發(fā)現(xiàn):黑猩猩懂得加工和制造工具,并具有對其行為做出計劃的智力水平,這令人類重新改寫了動物及人類自身的定義。而這些關(guān)于黑猩猩的習性、行為等方面的大量珍貴的科研數(shù)據(jù),為日后人類對靈長類動物研究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
相信在這個過程中,孤獨,一定讓珍吃了不少苦,可這苦的背后是偉大的“甜”。你只有咬咬牙堅持住,戰(zhàn)勝它。珍做到了,而反觀當下作為年輕人的我們做到了嗎?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例子,有的人,為夢想開始時,熱血而勇敢,但過程中耐不住寂寞,害怕孤獨而選擇浮躁沉淪,最終以失敗告終。當然了,也有能與孤獨和解,守得住內(nèi)心最初的追求,從而獲得成功。
珍說,"脆弱的年輕人有時候不知道這個世界該是什么樣子,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但是,只要給他們一點勇氣,他們就能看到希望。"而我認為在珍博士所說的勇氣中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擁有面對孤獨的淡定、挑戰(zhàn)孤獨的無懼、戰(zhàn)勝孤獨的決心。面對環(huán)保這一偉大的綠色事業(yè),我們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充滿熱忱、充滿勇氣、笑對孤獨,無懼無畏。(行政人事部 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