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煥英》在今年的春節(jié)給全國觀眾投下了一枚催淚彈,通過母親對女兒的愛和女兒對母親的追思為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個真理:如果世界上有一個人可以為了你而徹底忘卻自己,而且這一忘,就是一輩子,那么這個人只能是母親。
《你好,李煥英》是一個女兒寫給母親的故事,是一個女兒自我救贖的故事,是一個人性自我剖析又奮力回歸本真的故事。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世上的事總有不完美,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而這許許多多的不完滿便構(gòu)成了人生。“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便引發(fā)了這個賺足了我們眼淚的親情故事。《你好,李煥英》根據(jù)導(dǎo)演兼主演的真實經(jīng)歷改編,立足于“穿越”的情節(jié)設(shè)定,它在深入細致地刻畫母親生動形象的同時,融入了更多勵志的精神元素和詼諧幽默的搞笑情節(jié)。有一句對它的評論,叫做“前半部分你笑得有多歡,后半部分哭得就有多慘。”描寫親情的電影沒有一個不是賺足眼淚,而這也成了親情電影成功的標(biāo)志。因為,“母親”這個詞匯,單是從口中呼喚一聲,便能夠讓人滿含熱淚。
《你好,李煥英》從一開始就設(shè)定了悲劇的結(jié)局和總基調(diào),作為母親的李煥英因車禍去世引發(fā)了整個故事。女兒賈曉玲意外穿越回母親22歲時未婚的時期,為了一解未能孝順母親、讓她幸福快樂的心頭之憾,賈曉玲用盡渾身解數(shù)幫母親達成各種心愿:排球賽奪冠、買上廠里第一臺電視機以及為了撮合母親和廠長的兒子不惜放棄自己出生的機會......
故事的明線是女兒不斷地對母親盡孝,而暗線是通過母親年輕時生活、工作經(jīng)歷的再現(xiàn),展示“母親不僅僅是母親,她首先是一個有理想有自我的生動個體”這樣一個主題,而最終更是通過劇情的巨大反轉(zhuǎn),揭示了母親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哪怕是明知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也要呵護女兒的深刻內(nèi)涵。在這部影片中的最后懸念,便是母親李煥英也穿越回了1981年,圓了女兒孝順自己的夢,她用實際行動告訴女兒:無論再重來多少次,她都是母親最好最好的女兒。
無論有多少次輪回,母親永遠不會放棄自己的兒女。
影片最后,女兒的豪車上坐著的,再不見李煥英的身影,這個闔家團圓、辭舊迎新的時刻,《你好,李煥英》寫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封給媽媽的情書,更是一封給所有兒女的志愿書,在我們能夠做到的時刻,對媽媽好一點,多為她們想一想,讓她們在義無反顧地為兒女考慮的人生中,能夠輕松一些、快樂一些,不要那么辛苦。而這個道理似乎總是在最好的年華里被忽視,在機會失去之后我們才追悔莫及,未有親情不抱憾,當(dāng)失去至親的那一刻,我們會真正感受到無論之前我們做得有多好,在失去媽媽之后,都會覺得不夠——親情面前,遺憾永存。(軋鋼廠 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