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婆婆因病住院,倍受煎熬。婆婆住的是縣醫(yī)院的重癥病房,比起其它病室里三人同屋,甚至還有加床的擁擠、吵鬧,她也算能幽居獨處、安心靜養(yǎng)。
說我婆婆是一家之主,并非虛言。公公是那種未言先帶三分笑的“大好人”,他本就無意于對家里的事情運籌決策、苦心經(jīng)營,加之婆婆屢次因為不滿他處理問題的沒有原則、聽之任之,對他多番“批評教育”,公公從此更不屑管理家務事多年。我們和公婆一起住,由于整日忙于工作,家中事務就一手交于婆婆打理,于是她理所當然成了一家之主。
當婆婆真正病倒躺在病床上時,瞬間覺得家中的“天”要塌了。沒人煮飯、沒人帶孫子,還得要有專人照顧她。我們沒辦法,將孩子送到親戚家,晚上再接回來。公公專職在醫(yī)院照顧婆婆。雖說婆婆對公公心存諸多不滿,然而說起照顧人,公公可是專業(yè)的,他也是一名退休醫(yī)生。我去醫(yī)院看望婆婆時,婆婆對我說,看著公公和主治醫(yī)生談自己的病情,病中的她突然覺得特別踏實,咱家就有個大夫,再嚴重的病咱不怕。
公公侃侃而談,看著主治大夫?qū)?ldquo;病情分析”頻頻點頭,兩人迅速進入同行“研判”的狀態(tài),婆婆不由對公公投去了仰慕的眼神,我看得出,婆婆已經(jīng)轉(zhuǎn)變策略,用欣賞、愛慕的態(tài)度對待他了。
公婆結(jié)婚已經(jīng)40多年了,他們由年輕時的喜歡對方的優(yōu)點,變得到中年開始討厭、挑剔對方身上的缺點,挑剔無果就會升級到吵架、甚至冷戰(zhàn),再到老年時的互不理睬。
他們老了,已經(jīng)沒有年輕時的激情了,不再用那“喜歡你”的眼神看著對方,也已經(jīng)有太久沒有“夸獎”對方幾句,甚至已經(jīng)有太久不“正眼”看對方一下了。
躺在病床上時,一切都會慢下來。不操心孫子上學;不操心這頓吃啥,下頓吃啥。于是,便“操心”起對方來,看著公公提著飯盒走進病房,婆婆居然感動地說了一句:“辛苦你了!”公公一時錯愕,竟然愣住了,隨即又笑出來,“沒啥辛苦的”!
晚上睡覺前,婆婆又“命令”公公:“去打一盆水,我洗洗腳。”看著公公居然沒有一絲一毫的不情愿,甚至是跑向水房去,婆婆的臉上竟然有點年輕姑娘似的歡喜;“剝個柚子”“沖袋藕粉......”
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婆婆病倒了,父母的愛情居然回來了!原來當婆婆不再是那個“說一不二”的一家之主的時候,原來當我發(fā)現(xiàn)她病倒了需要人照顧時,才明白她真的不能沒有公公的陪伴與關(guān)懷!病房里的父母愛情,這樣簡單而純粹?。▌恿δ茉粗行?nbsp;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