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遠在天堂的您還好嗎?而我只能用這種方式默默地寄托著我的哀思,外公,我想您了! 我不曾見過我的外公,我出生時,外公都已經(jīng)離開人世很多年了。小時候我經(jīng)常想,外公是什么樣的人呢?他嚴厲嗎?他愛笑嗎?他說話的聲音好聽嗎?當我把這些疑問講給母親聽時,她苦澀地笑了笑,回答說“我也不知道呢。”后來我才知道,母親也沒見過外公,在她出生時,外公正在朝鮮戰(zhàn)場殺敵,于1953年6月外公犧牲在戰(zhàn)場,葬在異國他鄉(xiāng)。那年,外公年僅18歲,而外公的一生,永遠定格在了18歲。
外公留給我的僅是一張他的照片,身著軍裝,盡管青澀難掩,但眉宇間透著堅毅和威嚴。看了照片背后的簡介,我更加了解他的生平。外公名叫孫引堂,出生于1935年,從小生活清貧,抗美援朝時他自愿加入志愿軍,成為名戰(zhàn)士,擔負起保家衛(wèi)國的重任,1953年6月在朝鮮二八線臨津江攻打100高地時,外公壯烈犧牲,被葬在朝鮮開城烈士陵園9號墓。外公的一生是短暫的,盡管只有百余字簡短的概括,但我和母親對外公的思念與敬重,卻是無法計量的。
母親剛出生時,外公曾經(jīng)從朝鮮寄回一個紅肚兜,這個紅肚兜,是外公留給未曾謀面女兒的父愛的唯一見證。我常常在想,身處異國他鄉(xiāng)的外公會害怕嗎?畢竟他只有18歲啊。他會想家嗎?有沒有在某個安靜的夜里想到自己的親人,有沒有夢回家鄉(xiāng)抱一抱襁褓中的女兒?這些我都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外公短暫的一生,平凡而又偉大,他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為國家安定、人類和平貢獻了力量。18歲正是花一樣的年紀,也是很多人步入大學的年紀,夢想正在起飛,未來即將遠航,新的人生書卷就要緩緩展開。然而彼時18歲的外公正在彈片紛飛、硝煙四起的戰(zhàn)場沖鋒陷陣、拼死殺敵,他吃不飽也穿不暖,甚至每天都有生命危險。但他無怨無悔,一往無前地將自己的美好芳華奉獻給了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將生命留在了腳下那片誓死捍衛(wèi)的土地上。
200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韓城藉老戰(zhàn)士、烈士子女240余人的愛心捐助下,包括外公在內(nèi)的22位烈士魂歸故里,落葉歸根,闊別祖國母親近半個世紀的外公終于回到了家鄉(xiāng)的懷抱?,F(xiàn)如今,每逢清明節(jié),我都會去看望外公,追溯往事,百感交集。有很多心里話想告訴外公,我想說在我心里您就是最可愛的人,家人們從來沒有忘記您,國家也從來沒有忘記您。您甘為國家捐軀的奉獻精神和面對敵寇時的無畏勇氣,一直是我前進道路上永恒的激勵。當我面對困難挫折感到沮喪的時候、當我在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沖突中難以抉擇的時候,您的精神總會給予我力量,指引我做出正確的選擇。我一定會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秉持對國家的赤誠之心奉獻國家、社會和人民。在我心里您是觸不到的親人,更是藏于心的榜樣。(計量檢驗中心 胡藝林)